专业硕士之【公共管理硕士(MPA)】解读
专业硕士之【公共管理硕士(MPA)】解读
一、公共管理硕士概况
根据新形势下社会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的要求,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公共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共事务和行政管理干部培训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公共事务和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特设置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具有跨学科、复合型、应用性的特点。其知识结构以公共管理学科为基础,根据培养方向和管理领域不同,涉及其他相关学科。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以及法律硕士学位教育已成为文科高层次职业研究生教育的三大支柱。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国际通行的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英文缩写为MPA。
1、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为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管理人才。要求毕业生成为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熟悉具体公共管理或政策领域的领导者,管理者以及其他公共服务人才。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
2、招生对象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对象主要为获得学土学位后、有四年以上实际工作经历的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
3、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以在职学习为主。
4、培养方式
MPA项目的培养方式一般是校内课程学习与校外调研、实习相结合,课程学习占去大部分时间,大约2/3时间,问题研讨和实习约占1/3时间。
5、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含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的管理实际。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成果,也可以是高水平的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论文应体现学生运用公共管理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方法分析与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6、学位授予
课程考试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者,授子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二、公共管理硕士招生院校(217个)
院校名称 |
所在省市 |
院校名称 |
所在省市 |
安徽大学 |
安徽省 |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省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安徽省 |
河海大学 |
江苏省 |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省 |
江苏大学 |
江苏省 |
安徽工业大学 |
安徽省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江苏省 |
安徽工程大学 |
安徽省 |
南京农业大学 |
江苏省 |
安徽医科大学 |
安徽省 |
南京医科大学 |
江苏省 |
安徽财经大学 |
安徽省 |
中国药科大学 |
江苏省 |
北京大学 |
北京市 |
南京师范大学 |
江苏省 |
中国人民大学 |
北京市 |
江苏师范大学 |
江苏省 |
清华大学 |
北京市 |
南京财经大学 |
江苏省 |
北京工业大学 |
北京市 |
扬州大学 |
江苏省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市 |
南昌大学 |
江西省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市 |
华东交通大学 |
江西省 |
北京化工大学 |
北京市 |
南昌航空大学 |
江西省 |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市 |
江西农业大学 |
江西省 |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市 |
江西师范大学 |
江西省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市 |
江西财经大学 |
江西省 |
首都师范大学 |
北京市 |
辽宁大学 |
辽宁省 |
中央财经大学 |
北京市 |
大连理工大学 |
辽宁省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北京市 |
东北大学 |
辽宁省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北京市 |
大连海事大学 |
辽宁省 |
外交学院 |
北京市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辽宁省 |
北京电影学院 |
北京市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辽宁省 |
中央民族大学 |
北京市 |
辽宁师范大学 |
辽宁省 |
中国政法大学 |
北京市 |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辽宁省 |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市 |
辽宁师范大学 |
辽宁省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市 |
沈阳师范大学 |
辽宁省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北京市 |
东北财经大学 |
辽宁省 |
北京城市学院 |
北京市 |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
辽宁省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
北京市 |
沈阳体育学院 |
辽宁省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北京市 |
内蒙古大学 |
内蒙古自治区 |
中共中央党校 |
北京市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内蒙古自治区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北京市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内蒙古自治区 |
国家行政学院 |
北京市 |
内蒙古民族大学 |
内蒙古自治区 |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
北京市 |
宁夏大学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厦门大学 |
福建省 |
北方民族大学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华侨大学 |
福建省 |
青海民族大学 |
青海省 |
福建农林大学 |
福建省 |
青海师范大学 |
青海省 |
福建师范大学 |
福建省 |
山东大学 |
山东省 |
兰州大学 |
甘肃省 |
中国海洋大学 |
山东省 |
西北师范大学 |
甘肃省 |
山东科技大学 |
山东省 |
中山大学 |
广东省 |
济南大学 |
山东省 |
暨南大学 |
广东省 |
山东农业大学 |
山东省 |
汕头大学 |
广东省 |
山东师范大学 |
山东省 |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省 |
曲阜师范大学 |
山东省 |
华南农业大学 |
广东省 |
青岛大学 |
山东省 |
华南师范大学 |
广东省 |
山东财政大学 |
山东省 |
深圳大学 |
广东省 |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
山东省 |
广东财经大学 |
广东省 |
山西大学 |
山西省 |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
广东省 |
太原理工大学 |
山西省 |
广西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山西农业大学 |
山西省 |
桂林理工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山西师范大学 |
山西省 |
广西师范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山西财经大学 |
山西省 |
广西师范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北大学 |
陕西省 |
广西民族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安交通大学 |
陕西省 |
贵州大学 |
贵州省 |
西北工业大学 |
陕西省 |
遵义医学院 |
贵州省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陕西省 |
贵阳中医学院 |
贵州省 |
长安大学 |
陕西省 |
海南大学 |
海南省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陕西省 |
河北大学 |
河北省 |
陕西师范大学 |
陕西省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河北省 |
延安大学 |
陕西省 |
河北科技大学 |
河北省 |
西安体育学院 |
陕西省 |
河北师范大学 |
河北省 |
复旦大学 |
上海市 |
燕山大学 |
河北省 |
同济大学 |
上海市 |
郑州大学 |
河南省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市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河南省 |
华东理工大学 |
上海市 |
河南理工大学 |
河南省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市 |
新乡医学院 |
河南省 |
东华大学 |
上海市 |
河南大学 |
河南省 |
上海海洋大学 |
上海市 |
河南师范大学 |
河南省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市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河南省 |
上海师范大学 |
上海市 |
黑龙江大学 |
黑龙江省 |
上海财经大学 |
上海市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省 |
华东政法大学 |
上海市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黑龙江省 |
上海体育学院 |
上海市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黑龙江省 |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
上海市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黑龙江省 |
四川大学 |
四川省 |
武汉大学 |
湖北省 |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省 |
华中科技大学 |
湖北省 |
电子科技大学 |
四川省 |
武汉科技大学 |
湖北省 |
四川农业大学 |
四川省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湖北省 |
西南医科大学 |
四川省 |
武汉理工大学 |
湖北省 |
四川师范大学 |
四川省 |
湖北工业大学 |
湖北省 |
西华师范大学 |
四川省 |
华中农业大学 |
湖北省 |
西南财经大学 |
四川省 |
华中师范大学 |
湖北省 |
四川音乐学院 |
四川省 |
湖北大学 |
湖北省 |
西南民族大学 |
四川省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湖北省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
四川省 |
中南民族大学 |
湖北省 |
南开大学 |
天津市 |
三峡大学 |
湖北省 |
天津大学 |
天津市 |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
湖北省 |
天津师范大学 |
天津市 |
湘潭大学 |
湖南省 |
天津财经大学 |
天津市 |
湖南大学 |
湖南省 |
新疆大学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中南大学 |
湖南省 |
新疆农业大学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湖南农业大学 |
湖南省 |
云南大学 |
云南省 |
湖南师范大学 |
湖南省 |
云南财经大学 |
云南省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湖南省 |
云南师范大学 |
云南省 |
湖南工业大学 |
湖南省 |
浙江大学 |
浙江省 |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
湖南省 |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省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湖南省 |
温州医科大学 |
浙江省 |
吉林大学 |
吉林省 |
浙江师范大学 |
浙江省 |
延边大学 |
吉林省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浙江省 |
长春工业大学 |
吉林省 |
宁波大学 |
浙江省 |
东北师范大学 |
吉林省 |
浙江师范大学 |
浙江省 |
吉林财经大学 |
吉林省 |
浙江工商大学 |
浙江省 |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
吉林省 |
浙江财经大学 |
浙江省 |
南京大学 |
江苏省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
浙江省 |
苏州大学 |
江苏省 |
重庆大学 |
重庆市 |
东南大学 |
江苏省 |
西南大学 |
重庆市 |
南京理工大学 |
江苏省 |
西南政法大学 |
重庆市 |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省 |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
重庆市 |
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名称 |
第一单元科目 |
第二单元科目 |
公共管理硕士 |
▲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0分) |
▲204-英语二或▲202-俄语或▲203-日语,统考外国语以外的其它语种,由单位自命题(科目代码使用240-289)(100分) |
四、公共管理硕士就业前景
MPA的实际就业情况与各校所提出的培养目标及去向相符。这些MPA学位获得者的就业背景十分广阔, 主要是在公共组织或公共部门从事公共服务工作,也有一定比例在私人部门(公司、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就业。政府机构,非营利的公共组织(各种协会、基金会、工会等),思想库或咨询公司,公司企业的人事、行政部门是MPA毕业生就业的四个主要机构。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