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硕士之【工商管理硕士(MBA)】解读
专业硕士之【工商管理硕士(MBA)】解读
一、工商管理硕士概况
国家设置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这条途径培养出一批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懂得专业,能卓有成效地组织与指挥社会化大生产,善于经营,能够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的中、高级管理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事业服务。
为便于对外交流,工商管理硕士的英文翻译即为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BA是一种专业硕士学位,与一般硕士研究生有所不同。首先是培养目标不同,MBA是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而其他硕士研究生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和教学能力的高层次科研型和教学型人才;其次是培养对象不同,MBA的招生对象一般为大学本科毕业、大专毕业生、具有三年以上工作实践经验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和工商企业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而其他硕士研究生可以招收应届毕业生,也可以招收在职人员;第三是培养方式不同,MBA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职业训练,特别强调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商业案例分析、实战观摩、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接受知识与技能、个性与心理、目标与愿望等方面的挑战,更具有职业竞争的实力,而其他研究生则侧重于理论学习、学术研究。
1、专业介绍
工商管理是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
这个专业的范围比较广,所学课程也较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很多课程,因此,工商管理是一门基础宽的学科,个人可以就此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方向。比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 会计企业投资等。
目前,社会上认为工商行政管理就是工商管理,其实这存在一些误区。工商管理与工商行政管理在专业培养目标、核心能力、专业课程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区别。所以,二者不能作为一门专业对待。
2、报考条件
a)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后,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经历者。
b)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并有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历者。
c) 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有五年或五年以上工作经历。
3、课程类型
第一种是供任职公司高层管理者报读的课程,通常利用工作时间之余修习,名为高阶工商管理硕士(Executive MBA,简称EMBA);
第二种是供现职管理者或大学毕业生报读,以增进其管理知识的普通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此即工商管理硕士的原型。
第三种是供现职从业或具备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以强化其企管专业基础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亦名工商管理硕士(Special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全称SMBA)。
4、授课方式
第一种是面授MBA项目,1908年诞生于美国Harvard University,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了。就是通过面对面的形式进行授课。
第二种是远程MBA项目,1995年由美国McCann University率先提出,至今也有10多年的历史了。就是通过网络多媒体形式进行授课。
5、MBA和工商管理(学术型)的区别
区别 |
工商管理(学术型)专业 专业代码为120200 |
工商管理硕士(MBA) 专业代码为125100 |
报名条件中对工作年限的要求 |
无。 |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高职高专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应届本科毕业生不能直接报考。) |
初试科目 |
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 |
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招生单位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
培养目标 |
该专业培养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具有科研兴趣和严谨的科研作风,掌握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及数据处理技术,了解本专业学术前沿和学术动态,善于提炼科学研究问题,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创新能力,能够开展本专业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专门人才。 |
工商管理硕士是务实型的管理人才,招生来源主要是在企业或其主管部门工作过几年,有实践经验的现职人员,课程内容密切结合实际,加强实践环节,采用培养过程与企业密切联系或与企业联合培养,毕业后回到企业中去的培养模式。这与主要从应届毕业本科生中招收缺乏实践经验的人才完全不同。 |
二、工商管理硕士招生院校(229个)
院校名称 |
所在省市 |
院校名称 |
所在省市 |
安徽大学 |
安徽省 |
南京大学 |
江苏省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安徽省 |
苏州大学 |
江苏省 |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省 |
东南大学 |
江苏省 |
安徽工业大学 |
安徽省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江苏省 |
安徽财经大学 |
安徽省 |
南京理工大学 |
江苏省 |
北京大学 |
北京市 |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省 |
中国人民大学 |
北京市 |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省 |
清华大学 |
北京市 |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省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市 |
南京邮电大学 |
江苏省 |
北京工业大学 |
北京市 |
河海大学 |
江苏省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市 |
江南大学 |
江苏省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市 |
南京林业大学 |
江苏省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市 |
江苏大学 |
江苏省 |
北方工业大学 |
北京市 |
南京农业大学 |
江苏省 |
北京化工大学 |
北京市 |
南京师范大学 |
江苏省 |
北京工商大学 |
北京市 |
南京财经大学 |
江苏省 |
北京邮电大学 |
北京市 |
扬州大学 |
江苏省 |
北京建筑大学 |
北京市 |
南昌大学 |
江西省 |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市 |
华东交通大学 |
江西省 |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市 |
江西理工大学 |
江西省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市 |
江西师范大学 |
江西省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北京市 |
江西财经大学 |
江西省 |
中国传媒大学 |
北京市 |
辽宁大学 |
辽宁省 |
中央财经大学 |
北京市 |
大连理工大学 |
辽宁省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北京市 |
沈阳工业大学 |
辽宁省 |
北京物资学院 |
北京市 |
沈阳理工大学 |
辽宁省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北京市 |
东北大学 |
辽宁省 |
中央民族大学 |
北京市 |
辽宁科技大学 |
辽宁省 |
中国政法大学 |
北京市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辽宁省 |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市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辽宁省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北京市 |
大连海事大学 |
辽宁省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市 |
东北财经大学 |
辽宁省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北京市 |
沈阳大学 |
辽宁省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北京市 |
内蒙古大学 |
内蒙古自治区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北京市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内蒙古自治区 |
长江商学院 |
北京市 |
内蒙古财经大学 |
内蒙古自治区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北京市 |
宁夏大学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厦门大学 |
福建省 |
山东大学 |
山东省 |
华侨大学 |
福建省 |
中国海洋大学 |
山东省 |
福州大学 |
福建省 |
山东科技大学 |
山东省 |
福建农林大学 |
福建省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山东省 |
福建师范大学 |
福建省 |
青岛科技大学 |
山东省 |
闽江学院 |
福建省 |
山东建筑大学 |
山东省 |
兰州大学 |
甘肃省 |
山东理工大学 |
山东省 |
兰州理工大学 |
甘肃省 |
山东师范大学 |
山东省 |
兰州交通大学 |
甘肃省 |
山东财经大学 |
山东省 |
兰州财经大学 |
甘肃省 |
青岛大学 |
山东省 |
中山大学 |
广东省 |
山西大学 |
山西省 |
暨南大学 |
广东省 |
太原科技大学 |
山西省 |
汕头大学 |
广东省 |
太原理工大学 |
山西省 |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省 |
山西财经大学 |
山西省 |
华南师范大学 |
广东省 |
西北大学 |
陕西省 |
深圳大学 |
广东省 |
西安交通大学 |
陕西省 |
广东财经大学 |
广东省 |
西北工业大学 |
陕西省 |
广东工业大学 |
广东省 |
西安理工大学 |
陕西省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广东省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陕西省 |
广西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安工业大学 |
陕西省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陕西省 |
桂林理工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安科技大学 |
陕西省 |
广西师范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安石油大学 |
陕西省 |
贵州大学 |
贵州省 |
陕西科技大学 |
陕西省 |
贵州财经大学 |
贵州省 |
长安大学 |
陕西省 |
海南大学 |
海南省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陕西省 |
河北大学 |
河北省 |
陕西师范大学 |
陕西省 |
河北工程大学 |
河北省 |
西安邮电大学 |
陕西省 |
河北地质大学 |
河北省 |
复旦大学 |
上海市 |
河北工业大学 |
河北省 |
同济大学 |
上海市 |
河北科技大学 |
河北省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市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河北省 |
华东理工大学 |
上海市 |
燕山大学 |
河北省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市 |
河北经贸大学 |
河北省 |
上海海事大学 |
上海市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河南省 |
东华大学 |
上海市 |
郑州大学 |
河南省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市 |
河南理工大学 |
河南省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上海市 |
郑州轻工业学院 |
河南省 |
上海财经大学 |
上海市 |
河南工业大学 |
河南省 |
上海对外贸易大学 |
上海市 |
河南科技大学 |
河南省 |
上海大学 |
上海市 |
中原工学院 |
河南省 |
四川大学 |
四川省 |
河南大学 |
河南省 |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省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河南省 |
电子科技大学 |
四川省 |
黑龙江大学 |
黑龙江省 |
西南石油大学 |
四川省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省 |
西南科技大学 |
四川省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黑龙江省 |
四川师范大学 |
四川省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黑龙江省 |
西南财经大学 |
四川省 |
东北石油大学 |
黑龙江省 |
西南民族大学 |
四川省 |
东北农业大学 |
黑龙江省 |
南开大学 |
天津市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黑龙江省 |
天津大学 |
天津市 |
武汉大学 |
湖北省 |
天津科技大学 |
天津市 |
华中科技大学 |
湖北省 |
天津工业大学 |
天津市 |
武汉科技大学 |
湖北省 |
中国民航大学 |
天津市 |
长江大学 |
湖北省 |
天津师范大学 |
天津市 |
武汉工程大学 |
湖北省 |
天津商业大学 |
天津市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湖北省 |
天津财经大学 |
天津市 |
武汉理工大学 |
湖北省 |
新疆大学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湖北工业大学 |
湖北省 |
石河子大学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华中农业大学 |
湖北省 |
新疆财经大学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华中师范大学 |
湖北省 |
云南大学 |
云南省 |
湖北大学 |
湖北省 |
昆明理工大学 |
云南省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湖北省 |
云南师范大学 |
云南省 |
中南民族大学 |
湖北省 |
云南财经大学 |
云南省 |
三峡大学 |
湖北省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省 |
湘潭大学 |
湖南省 |
浙江大学 |
浙江省 |
湖南大学 |
湖南省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浙江省 |
中南大学 |
湖南省 |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省 |
长沙理工大学 |
湖南省 |
浙江理工大学 |
浙江省 |
湖南农业大学 |
湖南省 |
浙江师范大学 |
浙江省 |
湖南师范大学 |
湖南省 |
浙江工商大学 |
浙江省 |
南华大学 |
湖南省 |
浙江财经大学 |
浙江省 |
湖南工业大学 |
湖南省 |
宁波大学 |
浙江省 |
吉林大学 |
吉林省 |
重庆大学 |
重庆市 |
长春理工大学 |
吉林省 |
西南大学 |
重庆市 |
长春工业大学 |
吉林省 |
重庆师范大学 |
重庆市 |
东北师范大学 |
吉林省 |
重庆理工大学 |
重庆市 |
吉林财经大学 |
吉林省 |
重庆工商大学 |
重庆市 |
青海民族大学 |
青海省 |
|
|
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名称 |
第一单元科目 |
第二单元科目 |
工商管理硕士 |
▲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0分) |
▲204-英语二或▲202-俄语或▲203-日语;其它语种由招生单位设置自命题科目(100分) |
四、工商管理硕士就业前景
MBA毕业后一般有三种职业选择:职业经理、咨询师和自已创业。
据GMAC在2015年发布的年终雇主调查报告显示,全球96%雇主认为聘用商学院毕业生能为公司创造价值,这一现象在中国同样凸显。数据显示,中国非常重视高质量的管理专业毕业生,这一需求还在不断上升。调查中有86%的中国公司有招聘MBA的需求,超过全球平均值(79%)和亚太地区平均值(80%)。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