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专业介绍:热能工程
上海理工大学热能工程专业是研究热能的释放、转换和有效利用的理论及技术问题,它主要涉及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学和燃烧学等理论,与一级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下属的各二级学科广泛交叉,相互依存。它的原理普遍渗透到其它一级学科,几乎与所有科技领域和一切产业部门密切相关,对高新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上海理工大学热能工程专业是我国首批研究生培养单位,1979年获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一级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998年获我国首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被评为上海市一流学科。1990年获批博士后流动站。
在专任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双聘)、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曙光学者、上海启明星等多名高层次人才。现有专职教师20人余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6人。
现有在校研究生100余名,具有中、高温热重分析仪、氧弹量热仪、气相色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比表面积测试仪(BET)、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等先进的测试仪器。是国内研究颗粒测量技术和两相流在线监测技术等的重要基地,拥有超声波讯号发射接收仪、NI高性能数字化仪、光学实验平台、高性能激光器、多型号光谱仪。研制开发了固定式、便携式煤粉在线监测仪、超细颗粒粒度仪、激光粒度仪、饱和蒸汽湿度在线测量仪、汽轮机蒸汽湿度集成探针等仪器。
与上海电气集团、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备研究院,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等企业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学科面向国家战略,围绕能源动力装备制造、能源环境等需求开展电站锅炉清洁燃烧、劣质煤改性、两相流在线测量及颗粒测量、余热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在"颗粒测量"和"两相流在线测量"方向上形成鲜明的研究特色。曾承担完成973项目、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和面上项目多项,近几年分别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EI收录,出版专着2本,编着2本,制定国家标准1项,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任客座主编SCI刊物专辑2本,曾获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奖和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德国洪堡学者。
指导教师:林宗虎院士、李瑞阳教授、马宪国教授、曹伟武教授、袁益超教授、蔡小舒教授、金晶教授、张守玉教授、苏明旭教授、郁鸿凌研究员、汪军教授、王波副教授、贾志海副教授、赵兵涛副教授、凡凤仙副教授、郝小红博士、周骛博士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