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考研: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介绍

2014/8/29 11:48:34 来源: 网络
分享:

    中文专业是首都师范大学建校时期最早开办的专业。1954年就开办一年制中文专修班,1955年始建中文系。1962年北京工农师院中文系并入。“文革”中,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一度并入(后复撤出)。1993年北京师院分院中文系并入。2001年在中文系基础上建立文学院。着名学者漆绪邦、向锦江、廖仲安、张建业、许自强、曹利华、王景山、邾瑢、欧阳中石、饶杰腾、段启明等教授,作家毛志成、魏润身等曾经在本院任教。

    现文学院下设中国语言文学系、高级涉外文秘系、汉语国际教育、影视文学系、文化产业系、比较文学系等6个系。全院设有古代文学、文艺理论、汉语言文字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世界文学、影视文学、语文学科教育学、高级涉外文秘、文化产业、大学语文等教研室,另设有中国语言文学信息资料中心以及院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本科教学办公室、科研研究生办公室、成人教育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

    文学院建立了语言文学研究所(1987年始设)、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2000年始设)、美学研究所(1995年始设),儿童文学研究所(1996年始设)、古籍整理研究所(1994年始设)、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心(1995年始设)、李贽学术研究中心(1993年始设)、普通话测试中心(1998年始设)、语言研究中心(2000年始设)、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中心(2000年始设)、中国古典文献暨古文字研究中心(2002年始设)、中国文学思想研究中心(2005年始设)、北京话研究中心(2007年设)、北京语言文化研究基地(2008年始设)、中国诗歌研究中心(2000 年始设,教育部批准为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重点实验室言语习得实验室(2004年)。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文艺学学科(2008年)和汉语言文字学学科(2008年)为北京市级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2002年)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数字文献学为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2008年)。2012年北京市批准中国语言文学为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 1997 年立项的“中国文学研究与现代文化建设”是学校“九五”时期以来“ 211 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文学院现有在职教师105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44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55人,其中聘为博士生导师 29 人,硕士生导师68人,特聘教授 3人,讲座教授1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奖励计划1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会议评审专家2人,国家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入选者5人,全国百篇优博获得者3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5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个,市级精品课程1个,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人,有多项科研、教学成果和多部教材获国家和北京市政府奖。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文学院已发展成为拥有从本科到博士、博士后完整办学体系的高水平综合性院所,形成以高层次、高水平学科建设为依托,重点突出基础性和应用性两大本科专业建设目标,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中间广告图.jpg

活动专题